本次D1(颜色和视觉分部)召开了7个TC会议,其中TC1-69白光光源的显色性(ColourRenderingofWhiteLightSources)是所有TC会议中为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会议,会议上专家们一致认为LED光源确实给传统的显色指数(CRI)评价方法带来挑战,同时也为研究建立新的显色性理论提供了可实现的实验依据。我国“千
2011年7月11日到15日,国际照明委员会(CIE)第27届大会(27thSession)在南非太阳城举行。CIE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本次大会由南非照明工程学会(IESSA)承办,是继2007年北京成功举办第26届CIE大会后国际照明界的又一学术盛会。
其中,远方公司光电科学研究所以3篇论文列于发表论文数的首位,除上述潘建根教授的演讲报告论文外,其余两篇分别为:
本次会议共收到来自29个国家作者的180余篇科技论文,内容覆盖CIE的全部7个分部(Division),并举办了6场专题会议。从大会发表的论文和CIE官方通过会议向与会代表所传达的信息来看,LED确实正在给整个照明领域带来深入变革,除了大家普遍关心的LED产品的设计、光辐射测量以及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外,LED的发展还极大地推动了基础视觉理论的研究,如光源显色性和中间视觉等,以及健康照明的研究,如眩光控制和生理节律对照明的需求等。
其中“半导体照明标准化”被列为第一个专题会议,是各国专家最为关注的,几乎全体代表都参加该专题会议。会议主要介绍了由我国专家潘建根教授提案设立的、并由现任CIE技术副主席YoshiOhno博士任主席的CIETC2-71CIELED灯、灯具和模块测量方法(CIEStandardontestmethodsforLEDlamps,luminaires,andmodules)的国际标准,同时也介绍了CIE内和CIE以外的国际组织的LED照明的标准化工作。在“照明产品的光生物安全及测量”专题会议上,潘建根教授就光生物辐射危害科学评价、客观测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同,在会后承办方IESSA发布的新闻简报(Newsletter)上,基本引用了潘建根教授的原话片段作为本次专题会议所取得的普遍共识介绍。
本次大会的7个分部中多个TC都召开了会议,各国专家都积极在专业范围内开展讨论,会议经常因为讨论热烈而延时结束。
中国代表表现出色,远方公司居发表论文之首,潘建根教授应邀向大会作演讲报告
华人占参会人数十分之一以上,中国在中国照明学会的组织下,以强大的阵容参会。再加上来自美国、欧洲等国家的华人学者,全球近40个国家的40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以台湾工研院(ITRI)为主的台湾机构也派出了10多名代表,中国成为本次会议参加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为此次会议的一道亮丽风景,中国照明学会徐淮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学会副理事长及CIE新任副主席东南大学崔一平教授、学会刘世平副秘书长、学会常务理事及远方公司董事长潘建根教授级高工、CIE第四分部副部长复旦大学林燕丹副教授等30多名中国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