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碳”道归渊行之: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2023年3月12日

能源的低碳转型将极大的改变世界能源资源利用和能源商品流动的版图,中国的电力转换要从局部地区综合市场创造零碳电力供应市场体系,支持部分地区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逐渐使电力系统上下结合,来实现低碳化,工业部门、建筑部门、交通领域、重点行业都要开展节能减碳行动,通过建立必要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提倡绿色低碳生活,同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碳达峰”就是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通过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中国在《巴黎协定》中要在8个优先领域开展对话和交流:一是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二是增加发展可再生能源;三是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四是节能建筑;五是绿色低碳交通;六是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合作;七是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的排放合作;八是其他近期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的排放。

我们在低碳转型方面不要想着慢点好,慢了就是失去机遇。我们现在要尽可能提前达峰,而且尽早开始推进碳排放总量下降,进一步推动低碳转型技术创新,力争引领世界低碳技术发展潮流,尽快从技术引进国转变为技术输出国。

中国要抓住机遇,实现时间上和技术上的超越。新阶段创新要成为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快速低碳转型为我国提供了一个和发达国家同起点、同起步的重要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市场,因此中国更加要真正加快低碳转型,当今世界技术研发速度加快,竞争激烈,许多新技术、新领域几年就有一代技术变化。

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的思维将传统的能源网与互联网融合叠加,使信息对称,匹配更加精准,提高资源配置的精度和广度。能源互联网通过多能源融合、能源与互联网的融合、能源供给与需求融合提高能源系统效能。能源互联网赋能电网供给侧高弹性,唤醒了需求侧的高弹性。高弹性电网以市场机制唤醒“沉睡”资源、以物联网、互联网协同弹性资源,电网以自组织、自趋优、自适应方式应对外部的变化,实现了整个电网最佳资源

原标题:能源“碳”道 归渊行之: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

电网调度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时间与空间上的平衡、电网发展到“源网荷储”广度与深度系统的新阶段。电网潮流将随风、跟云、逐光而巨变,电网将由被动走向主动,负荷由刚性变为高弹性、不同发电方式之间的竞争形成了供给侧的高弹性,分布式和集中式电源并存、微电网将成为电网平衡的基本要素,“碳达峰碳中和”对电力系统是全新的挑战,

能源“碳”道归渊行之:探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产业的创新发展2023年3月12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