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钢琴曲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伴随社会快速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文化现象,是普罗大众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大众文化雅俗共赏的特征。而流行钢琴音乐在中国的普及离不开理查德·克莱德曼、郎朗、马克西姆等音乐家的推广。
为什么中国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学钢琴?或者说,为什么偏偏是钢琴呢?其实这除了学习钢琴的好处,和钢琴在中国传播的背景也不无关系。
改革开放后,30年内中国经济快速增长,钢琴的学习消费依然昂贵,2007年钢琴的平均价格是13000,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富裕起来的家庭认为钢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工具,可以帮助孩子去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大学或者获得出国的机会。这和当时主流文化的宣传教育脱不开关系。
出生在一般家庭的郎朗,因为钢琴成了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就和《哈佛女孩刘亦婷》一样对中国的家长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从小在美国长大,还有个留学德国的哥哥,也少不了会弹钢琴的大小姐形象。比如《金粉世家》中刘亦菲饰演的白秀珠,关于民国的影视剧中,当然要会弹钢琴啦。
孙中山时代,中国迎来第一次钢琴潮,此时中国开始全盘西化,钢琴作为西方文明的产物,受到中产家庭的欢迎,思想开放又家中富裕的父母都会让孩子学习钢琴,女孩子学钢琴更是被认为受过高等教育,宋庆龄、宋美龄等名门闺秀都接受过钢琴教育。
1992年,理查德·克莱德曼第一次来中国演出,他来到中国超过 25 次,访问了 40 多个城市,演出场次达 60 余场,场场爆满。他用现代的技法和配乐诠释古典钢琴曲,在中国赢得了最
随着社会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认同孩子启蒙得趁早有人说,在马路上走,十个孩子有三个背着小提琴,剩下没背的都是学钢琴的孩子。虽然夸张,但在中国学钢琴的孩子比例确实高。据说2015年就有30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今年更是超过五成的中国孩子都在学习钢琴。